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622节(2/2)

&esp;&esp;金刚部主轻轻点头,然后说道:“请代我向当今唐皇陛下呈递文牒,允我晚些时候赴京面圣。

&esp;&esp;眼下,我先去巴蜀一带,协助朝廷,平息里蜀山邪道之患。”

&esp;&esp;索央先是一惊,继而明悟。

&esp;&esp;围剿人间道国,或者说围剿黄玄朴这一战,在西方白帝和北海鲸王插手的情况下,黄玄朴仍然身死,多少有些出乎预料。

&esp;&esp;一位九重天圆满的道门大乘高真,还是毕生修为都集中于己身,五气朝元层次的丹鼎派高手,状态完满的情况下,基本不存在水货的可能。

&esp;&esp;这种情况下黄玄朴居然身亡,解释只有一个。

&esp;&esp;他的对手实力之强,超乎预估。

&esp;&esp;黄玄朴身亡,大唐人间道国基本宣布覆灭,对大唐修道界,尤其是对唐廷帝室和道门修士来说,影响巨大。

&esp;&esp;时局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动,金刚部主身为西域佛门领袖,必须要有所应对。

&esp;&esp;否则一步慢,可能步步慢。

&esp;&esp;这中年僧人模样的西域高僧恬然一笑:“我取道川西,前往巴蜀之地。”

&esp;&esp;川西。

&esp;&esp;雪岭群山间。

&esp;&esp;雷俊和天龙寺妙空长老,守着残破的黄天宗坛。

&esp;&esp;得到相关消息的龙虎山天师府,第一时间有人赶来川西这边,协助雷俊处理黄天道相关事。

&esp;&esp;来的人,是两位七重天境界的高功长老。

&esp;&esp;一个是雷俊同宗同承的师弟楚昆。

&esp;&esp;另一个是雷俊、楚昆的师伯上官宁。

&esp;&esp;双方聊几句后,雷俊不着痕迹地看了妙空长老一眼。

&esp;&esp;关于宗措上人、商南、雪星子三人的生死前后细节,妙空长老与天龙寺呈给唐廷帝室方面的说法,似乎有些讲究。

&esp;&esp;或者直白地说,同妙空长老真实所见,有所出入。

&esp;&esp;“师兄,你这趟要名垂千古了。”楚昆赞道。

&esp;&esp;当初千叶蝶王在龙虎山身死,还可说一场三对三的乱战。

&esp;&esp;雷俊这趟却是实打实,一对一干掉黄玄朴。

&esp;&esp;如此战绩,楚昆说名垂千古,丝毫不为过。

&esp;&esp;尤其黄玄朴乃九重天圆满境界的强者,非千叶蝶王可比。

&esp;&esp;“主要是大师姐的功劳,我只能算是适逢其会捡漏。”

&esp;&esp;雷俊又看向一旁的妙空长老:“还有大师在一旁压阵,迫使对方始终有遁逃避走的心思,死战之念不坚决,否则我这次也未必能够功成。”

&esp;&esp;他这是实事求是。

&esp;&esp;不只是在川西雪山这边和他较量,早先在海外黄玄朴同许元贞的大战,其实也有这方面的问题。

&esp;&esp;黄玄朴始终提防有更多高手赶到,针对他展开围攻剿杀。

&esp;&esp;虽然他经验丰富,心境平稳,但这是大环境造成的战略劣势。

&esp;&esp;战术上他再平稳不急躁,也改变不了他需要谋求尽快脱身的战略大方向。

&esp;&esp;这无形中就会影响他的许多选择,继而造成约束。

&esp;&esp;“雷长老太客气了,贫僧愧不敢当。”妙空长老双掌合十。

&esp;&esp;上官宁看着雷俊,则是满心感慨:

&esp;&esp;从一位天师府高层长老,从一位师门长辈的角度来看,她从雷俊身上实在挑不出任何毛病。

&esp;&esp;平时不显山不露水,安静宁定,仿若府里厚重的基石。

&esp;&esp;但有需要的时候,一旦出手,便是石破天惊,由基石变作顶梁支柱,将门第撑起。

&esp;&esp;而且,不得不说,运道还好的惊人。

&esp;&esp;这趟追杀黄玄朴,就成功将黄天道的新宗坛也捣破。

&esp;&esp;“师兄,关于黄天道,我们这趟来的路上,已经收到一些风声。”

&esp;&esp;楚昆这时言道:“黄天宗坛被破,各地隐藏的黄天道徒惶惶不安,已经开始有当地官府中人加以围剿……关于黄天道,我们接下来具体该是怎么个章程?”

&esp;&esp;雷俊看向上官宁:“师伯和师父的意思是?”

&esp;&esp;上官宁:“元师弟的意思是由掌门和雷师侄伱定夺,我没异议。”

&esp;&esp;雷俊先前就此事问过唐晓棠,正忙着赶往巴蜀以南的唐晓棠交给他全权负责。

&esp;&esp;于是雷俊言道:“那请上官师伯恕弟子孟浪,弟子以为,如早先李氏宗族一样,黄天道徒也需甄别处置,不可一概而论。”

&esp;&esp;上官宁微笑:“好,我会同朝廷那边沟通。”

&esp;&esp;雷俊:“有劳师伯。”

&esp;&esp;他再跟楚昆言道:“整理一下这个残破的黄天宗坛,有什么线索,我们按图索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