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595节(2/2)

&esp;&esp;楚昆近年来都在闭关静修,直到最近,终于功成圆满。

&esp;&esp;他成功渡过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,修成道家符箓派七重天,通天境界,成为雷俊和张静真后,又一位天师府新晋上三天修士。

&esp;&esp;师父元墨白和师兄雷俊,都为他高兴不已。

&esp;&esp;不过,另一個人,就真的出乎雷俊预料了……

&esp;&esp;“师兄,你……跟我们一起出山?”雷俊问道。

&esp;&esp;王归元颔首:“是啊。”

&esp;&esp;雷俊:“出山?”

&esp;&esp;王归元无奈:“是,我这趟出山走走。”

&esp;&esp;雷俊微微后仰,上下打量自家大师兄。

&esp;&esp;楚昆和他一模一样的动作。

&esp;&esp;王归元:“观战之事倒无妨,我先随你们一起平息海潮风浪,待一切妥当后再自己去游历一番。”

&esp;&esp;不管雷俊、楚昆如何啧啧称奇,这趟观战,就成了他们师兄弟一起出动。

&esp;&esp;三人远远落在许、唐二人身后。

&esp;&esp;唐晓棠一马当先,直冲向前。

&esp;&esp;许元贞端坐如冰川悬天一般的乌黑雷云之上,不疾不徐在其后跟着。

&esp;&esp;雷俊师兄弟三人,则一起被他笼罩在太清八景宝蓑之下……

&esp;&esp;不过,三人谁都没觉得如此画风差异有什么问题。

&esp;&esp;雷俊悄然出山,不为外界所知,便不必担心落在外人眼中龙虎山当前空虚。

&esp;&esp;等到了外海,雷俊做好定住大海的准备,远方一金一乌两种颜色,便开始充斥天地,各占据一半海上天空。

&esp;&esp;楚昆:“那就是神庭上景升华而成的大乘道景……”

&esp;&esp;雷俊:“是啊,我道家符箓派修行五气朝玄之始。”

&esp;&esp;道家三脉传承,九重天境界都称大乘之境,但细分仍各有不同。

&esp;&esp;道家丹鼎派称五气朝元。

&esp;&esp;道家符箓派则称五气朝玄。

&esp;&esp;又称五炁朝玄。

&esp;&esp;五炁者,有玄灵一炁,成就玄暗之尘,炼度魂魄;

&esp;&esp;有丹灵三炁,成就三光烟霞,固物存菁;

&esp;&esp;有五灵五炁,成就五色之云,护持四方;

&esp;&esp;有皓灵七炁,成就七分白芒,凝聚锋锐;

&esp;&esp;有青灵九炁,成就九彩流华,养命还真;

&esp;&esp;此五炁都可在修士的大乘道景中体现,分别对应符箓派修士在九重天内五层境界。

&esp;&esp;五气朝玄,圆满俱足者,可修成通玄之桥。

&esp;&esp;“三洞者,洞神,洞玄,洞真。”

&esp;&esp;雷俊:“本派一到九重天修行,都可概括为洞神,洞神通神,学有所成,于是我们在上三天时修成法术,可称神通。

&esp;&esp;而再向上便是洞玄,也就是俗称的仙境,只是此前数千年灵气低落,很久没出过洞玄登仙之人了。”

&esp;&esp;道家丹鼎派那边九重天内分五层称五气朝元者,亦是同样情况,追求最终推开仙门,元婴成就元神之境。

&esp;&esp;相对应者,倒是道家炼器派或者外丹派那边更为直白,称九重天大乘五层修行为五气朝仙,求得就是得道成仙。

&esp;&esp;外丹五气,则是生死气、红尘气、苍茫气、神明气和寰宇气。

&esp;&esp;又称幽冥之气、人间之气、大地之气、通明之气和天宇之气。

&esp;&esp;外丹五气合一,九重天大乘之境圆满者,称散仙之体,又称小逍遥,再向上一步推开仙门,方得大逍遥。

&esp;&esp;“人间,或者说大唐人间,各家修行路数都很多年没出过仙境修士了。”

&esp;&esp;楚昆出身苏州楚族,对儒家那边有大致了解:“苏州的老族主,同沧州那头老狐狸一样,都是儒家经学平天下修成三经的修为。”

&esp;&esp;儒家三脉修行,九重天时亦都被称为平天下之境。

&esp;&esp;只是九重天内五层境界细节各有所不同。

&esp;&esp;不过当前大唐的九重天大儒皆经学出身。

&esp;&esp;经学一脉九重天称平天下五经,分别为诗、书、礼、易、春秋。

&esp;&esp;“师兄,佛门发愿一脉修行,也是九重天四层到九重天五层圆满时,会有较大不同么?”雷俊问一旁王归元。

&esp;&esp;不论符箓派五气朝玄,丹鼎派五气朝元还是外丹派五气朝仙,以实战斗法论,在九重天境界内部,从四气到五气,都会有一道明显的分水岭。

&esp;&esp;“佛门也大致一样。”

&esp;&esp;王归元颔首:“发愿一脉至九重天圆满,解脱智慧之境,斗法较之先前会有明显增进,不过于佛法而言,慈悲为怀,修心为上,本就不该追求好勇斗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