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令 第10节(2/2)

&esp;&esp;正思考着,也慢慢在这私塾里面走着看看。

&esp;&esp;正百无聊赖之时候,却见那边一群少年在争执什么。

&esp;&esp;仔细一听却是在争一道数术题的解法。

&esp;&esp;李观一若有所思,若是想要留在这里,最好展露一部分能力。

&esp;&esp;迈步走了过去,旁观一会儿,忽然开口道:

&esp;&esp;“你们解错了。”

&esp;&esp;那些学子正在愁眉苦脸地思考着这个难了他们足足一个月的难题,被这一说,却是一惊,转过身来,见到个穿着朴素穷苦的少年人,他们被这个数术题难了一个月,脑子都像是浆洗过的衣服一样拧成了麻花,此刻不由没好气道:

&esp;&esp;“你说,我等怎么算错了?”

&esp;&esp;“你会的话,你自己来啊。”

&esp;&esp;有稍微年长的则是询问道:

&esp;&esp;“小哥儿口中我等错了,不知如何之错?”

&esp;&esp;“这是师长一月前给我等的一个秘传的题目,我等苦苦思索,不得其法,题目是【将一至九这九数排成三列,不论纵横斜角,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,如何排法】?”

&esp;&esp;“小哥有什么解法吗?”

&esp;&esp;李观一看着桌子上的九宫图。

&esp;&esp;和前世不同,这个时代的【数】是君子六艺之一,修行不易。

&esp;&esp;这九宫图在上辈子不算是什么难事,可在这个世界,没有秘传自己想,实在是痛苦耗时,一共九个数字,每个数字又有九个选择,排列组合之繁多,足以让人头皮发麻。

&esp;&esp;他提起笔,一众衣着华丽的少年围绕在他身边,李观一落笔,口中轻声道:“九宫之义,法以灵龟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左三右七,戴九履一,五居中央。”

&esp;&esp;转眼之间,这一个困住这些少年学子一个月的谜题已经解开。

&esp;&esp;周围学子面色精彩变化,一时无声。

&esp;&esp;在阁楼上,先前那位大小姐本来垂眸看着自己的弟弟,却看到这一幕,见那些倨傲学子脸上呆滞神色,若有所思,对旁边的丫鬟说了一声,催促她下去,那丫鬟笑着应一声,转身下来了楼。

&esp;&esp;正巧那边,先前禀报的门人已出来了,李观一放下笔,和那门人去了一个茶室,一个屏风间隔内外,一名约莫四十岁出头的男子坐在那里,手中握着信笺,要李观一坐下,主动倒了一杯茶,道:

&esp;&esp;“你的来意,我已知晓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既是赵老哥的推举,我自该留下你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只是我这里人多了,赵掌柜推荐的那个位置不巧没有了,只有些小工,小哥你在这里先试着做两个月,每日洒扫,前两个月钱会少些,勿怪。”

&esp;&esp;试用期?

&esp;&esp;李观一询问道:“多少?”

&esp;&esp;这儒生抚了下须,伸出五根手指,李观一道:“一贯五?”

&esp;&esp;倒是和原本相差无几。

&esp;&esp;儒生笑道:“不,是五陌。”

&esp;&esp;原本一陌是一百文,但实际交易中,人们出于占便宜的心理,使用的往往不是“足陌”,而是“短陌”,朝廷也认这个,只在法律条文里面有【盗取五千足陌者,诛】,这儒生口中的分明只是短陌。

&esp;&esp;譬如足陌,足金,都是这个意思。

&esp;&esp;一陌七十五文,一个月三百七十五,就算是最低生活的每日二十文都没有,李观一听出了味道,这是要他知难而退,不愿意拂了老掌柜的面儿,又不愿意收人,儒生端茶温和笑道:

&esp;&esp;“不过,我可是建议你留下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在这里做工之余,可以旁听诸学子论学,可以识文断字,也是好事,可和旁处不同。”

&esp;&esp;李观一喝了口茶。

&esp;&esp;嗯,先pua起手,然后开始画饼。

&esp;&esp;每个月五陌钱肯定不够花的,灾年朝廷给的低保钱都不止这点,大多人都会被逼走,这样的话,这儒生既没有拂了掌柜的面子,又可对外说是自己力邀李观一留下,反正是李观一拒绝的,锅都李观一背着。

&esp;&esp;当真好儒生!

&esp;&esp;读透了书。

&esp;&esp;李观一起身,道:“不必了。”

&esp;&esp;大丈夫有手有脚,一身医术,双拳也有武功,不必受辱。

&esp;&esp;儒生脸上露出遗憾神色,眼底却又一丝淡淡的笑意,起身相送,在前面引路,还给李观一主动推开了门,态度温和遗憾,却有一阵清脆笑声响起来:“柳庄夫子,您可太不知道柴米油盐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一个月五陌,还是短陌,咱们家短工干上几天都不止这个钱了。”

&esp;&esp;外面是那丫鬟,十五六岁模样,有点婴儿肥,眼睛黑亮,笑起来可爱却带着点调侃,柳庄夫子却是自然接了话,不在意里面的阴阳怪气,只是温和笑道:

&esp;&esp;“书生固穷,君子远庖厨,青儿姑娘说的是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却真是不知柴米油盐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不知道,薛小姐今日来了,是要抚琴吗,呵,不知道小可是否有机会听一听……”

&esp;&esp;这丫鬟青儿翻了白眼,没有管这态度大变的书生。

&esp;&esp;却看这出身穷苦的少年,看到他模样俊秀,脸上先带了三分笑意,道:“你刚刚做的事情,我家小姐看着了,猜你术数不错,你若是不愿在这儿干活,我家小姐那里有个好差事,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