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小雨淅淅沥沥下,地面一个接一个的水坑,虽是京城,路面相对郡县平整,可也不是所有地段都干净,小狐狸时不时就轻盈一跃,跳过污水。
&esp;&esp;因它速度快,也没有淋湿皮毛,况且它奔跑时,身上隐隐有一层白光,让雨水直接在白光外就滑落。
&esp;&esp;“唧唧。”
&esp;&esp;最前出现一道高墙,里面郁郁丛篁,大门正中一块盘龙匾,写“鲁王府”三个大字,檐下吊着四盏宫灯,这就是它要探查的目的地了。
&esp;&esp;前门自然难以潜入,看了一眼守在门口的府兵,小狐狸直接掉头跑进巷子,长长小巷跑到头,再拐过来,跑一段路,就能绕到王府后面。
&esp;&esp;不过从后门进入也不安全,小狐狸是从小巷跑出,在后墙一个位置轻盈一跃就上去,打算翻墙而入。
&esp;&esp;只是将入未入时,突然间,它本能战栗,正要一跃而入的它顿时停下,伸出的爪也跟着一缩,毛都竖起来。
&esp;&esp;狐狸眼中闪过一抹光,半片紫檀木钿虚影垂下,眼前的一切起了变化。
&esp;&esp;“看破真实。”
&esp;&esp;这可以让它的眸子瞬间有了一种可短暂辨别真实的能力,与龙目有些类似,似乎是低级版,但此刻也够用了。
&esp;&esp;它看到,原本正常王府后墙一片上空,竟布满了似有似无一片虚影。
&esp;&esp;虚影似是一条蛇,又似头上长着角,并且很模糊,并不清晰,不仅仅这样,肉眼看不见的细线像蜘蛛网一样交织一起,连接在虚影上,沿着墙里一溜竖起,将整个王府的上空跟四面都盖住了。
&esp;&esp;如果刚才它莽撞跳进去,怕是已经触动细线,从而引起布下防御的道人注意。
&esp;&esp;是的,这细线,明显就是道法!
&esp;&esp;小狐狸当初被追捕时,就已见识过道人厉害,现在也不敢粗心大意,它眼珠转了转,先试探着,将爪探向细线中间。
&esp;&esp;“唧唧!”爪子伸过去了,并无意外。
&esp;&esp;显然这防御主要防的是人,而不是小狐狸这样娇小动物!
&esp;&esp;得到满意的结果,小狐狸不再犹豫,它小心翼翼从缝隙里钻进去,刺溜一下,就轻盈落地,安全着陆!
&esp;&esp;回头看了一眼,它就灵巧地朝里面跑去。
&esp;&esp;一路上,因小雨不停,并没有见到很多仆从,倒有人在走廊处或院子里闲聊,它侧耳听了听。
&esp;&esp;“听说三洞娘娘今晚大祭。”
&esp;&esp;“是呀,除了三洞娘娘,还有别的神祠,也陆续大祭,有的虽错开了时间,但也隔不了几天。”
&esp;&esp;“都是三天前地龙翻身,还有各神祠显灵,大家都要祭拜下,求神保佑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们有空不值班的去哪?”
&esp;&esp;“别人不知道,周管事肯定要去三洞娘娘祠了,他讨好的是陈选侍,肯定要代她去求子了。”
&esp;&esp;“唧唧!”小狐狸久居代王府,知道太子有太子妃,又设才人、选侍,而王爷有王妃,下设选侍。
&esp;&esp;陈选侍就是一个妾了。
&esp;&esp;听到了对它来说有用的信息,它就跑开,去听下一个。
&esp;&esp;只这跑一个院子接一个院子,别的不说,王府八卦及内宅阴私,倒听了个七七八八。
&esp;&esp;虽不知道是否有用,它都记在心上,又跑了一段路,再次抵达一个庭院,狐狸眼顿时一亮。
&esp;&esp;周管家到了这里了?
&esp;&esp;就见眼前的庭院比先前院子都大,门口站着府兵,看气派,比照代王府来看,这里很可能就是鲁王住的院落。
&esp;&esp;潜入后,就发现走廊里站着两人,还跪着一人。
&esp;&esp;它抖了抖耳朵,没有往前凑,离这么远已能听清楚,它小心翼翼听着。
&esp;&esp;附近表情冷酷的府兵都是目不斜视,并没有发现有这么一个小东西躲在角落处偷听。
&esp;&esp;走廊里,鲁王正袖手而立,听下面跪着的周管事禀报。
&esp;&esp;长着一张长瘦脸的周管事说起话来快又清楚,在小狐狸偷听时,正说到了代王府的事上。
&esp;&esp;“……代王府,按照桂先生吩咐,已让人联系贾嬷嬷,贾嬷嬷收了我们一千两,还有城外一百亩土地,愿意一举一动都报告给我们。”
&esp;&esp;鲁王点了下头,这代王府的贾嬷嬷,能被他所用,也不是巧合。
&esp;&esp;早在代王晋为代国公时,他就已将那时代王当成了对手,早早就布局,要多收买几个代王府的人。
&esp;&esp;安插新人入府做卧底当然可以,但新人难以立刻得到代王信任,只能慢慢来,收买了老人,就要好用多了,立刻就能用。
&esp;&esp;这个贾嬷嬷,是在内院代王妃跟前服侍“老人”,因早早就进府跟着代王妃,代王现在封王,她也跟着提升成了管事嬷嬷,待遇更是水涨船高。
&esp;&esp;可是人就有弱点,贾嬷嬷也不例外。
&esp;&esp;贾嬷嬷的夫家,是受了代王的恩,但她不一样。
&esp;&esp;贾嬷嬷本是宫里的人,太子出事前被放出宫,做了个当时太子宫的贾务友的继室,结果太子出事,贾务友由于官职小,扫地出门。
&esp;&esp;贾务友郁郁而终,成年儿女争财产,也不将她这继母放在眼里,贾嬷嬷因此受了苦日子,靠洗衣服为生。
&esp;&esp;辗转二十年,已四十余岁,也无一儿半女,一年前代王寻归旧人,二个儿子都入府当了府兵,她也有幸进了当时苏府,由于曾是宫内女官,教导苏夫人也就是代王妃管家应酬,有着这份情谊,才得以安定下来。
&esp;&esp;按说她只要安安生生在代王府里做事,养老的事都不用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