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他是被李瑄从清流大臣中硬生生掰过来的。
&esp;&esp;而卢奂比较奇妙,他与李瑄倒不是很亲近,只是尽职尽责,遵从朝廷策令。
&esp;&esp;没有人认为卢奂会拜相。
&esp;&esp;连卢奂自己都无法理解,本来身体不好的卢奂,在自己拜相的那一刻,也陡然精神。
&esp;&esp;父子同为宰相,且素有清名,可当千古佳话。
&esp;&esp;李瑄拜卢奂为相的原因很多。
&esp;&esp;最重要就是卢奂清廉。正应李瑄提倡节俭,禁止奢靡的作风。
&esp;&esp;虽然李岘、裴遵庆、刘晏、杨绾也是清官,但没有像卢奂一样,对自己苛刻,基本上和他父亲一样,把俸禄都让给亲友,自己缩衣节食。
&esp;&esp;另外,朝臣中有一部分如卢奂一样,心中对李瑄耿耿于怀的大臣。
&esp;&esp;李瑄能用卢奂,向朝臣证明,只要能力足够,任何人都有拜相的可能。
&esp;&esp;五宰相制。
&esp;&esp;李瑄平衡宰相的权力,让他们轮流在政事堂当值,执政事笔。
&esp;&esp;不再是由一个宰相,直接处理所有政务。
&esp;&esp;防止宰相专权,也减轻宰相的压力。
&esp;&esp;在李瑄的心中,已有一条红线,谁违抗就敲谁!
&esp;&esp;秘书监也正式改革,成为李瑄的私人内侍机构。
&esp;&esp;以前内侍省宦官能干的事,秘书监都可以去做。宦官不可做的,秘书监也能做。
&esp;&esp;连中书舍人,都归属于秘书监下。
&esp;&esp;现秘书监为王维,少监为贾至。
&esp;&esp;现秘书监已被李瑄提为正三品。
&esp;&esp;其内有常衮、李勉、杨炎、严武、颜季明等年轻的属吏。
&esp;&esp;将来秘书监必会有人拜为宰相。
&esp;&esp;另外,秘书监中还有监察机构,会奉命出巡地方,职责大于监察御史。
&esp;&esp;以后,每有进士及第,必会选择几个入秘书监。
&esp;&esp;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,将来一定会优先提拔。
&esp;&esp;至于内侍省,暂时管理着宦官,有名无实。
&esp;&esp;尚食局、尚药局、尚衣局、尚舍局、尚乘局、尚辇局等,这些皇宫的职位,依旧以正五品待遇。但会进行稍微改制。
&esp;&esp;秘书监和天策府、锦衣卫,是在当前能直接绕过政事堂的机构,不受任何管辖。
&esp;&esp;其长吏由皇帝直接任命,不受宰相推荐。
&esp;&esp;即便是治罪,也先由皇帝观看,再交给刑部审理,大理寺复审。
&esp;&esp;三月一日。
&esp;&esp;李瑄以皇帝兼天策上将的身份,宣布对天策府的改制。
&esp;&esp;原本的天策府属吏,现皆已位极人臣。
&esp;&esp;现在天策府设中央军校,由皇帝兼任校长,任命兵部尚书封常清兼任祭酒,按照李瑄的方针,进行军事训练安排,和思想教育。
&esp;&esp;每年武举及第者,不必再经过经过兵部铨选,直接进入中央军校学习三年,然后任命到各都督府为低级将领。
&esp;&esp;同时,武举不仅录取武进士,还增录武举人,增加入中央军校的名额。
&esp;&esp;另外,各地都督府的副都督、主将、裨将、郎将、衙将,也会以地区为单位,入中央军校,进行短期的培训。
&esp;&esp;所以中央军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。
&esp;&esp;但李瑄不会重新大兴土木。
&esp;&esp;他会选一座宫殿,改造一下,作为中央军校的驻地。
&esp;&esp;中央军校的教师,也会从军中老将中选择。
&esp;&esp;李瑄会经常到中央军校执教。
&esp;&esp;天策府中,中央军校只是一个机构。
&esp;&esp;另外,天策府掌管所有禁军,包括天策卫、羽林军、龙武军、飞龙禁军、皇家马厩。这些是皇帝的直属兵马。
&esp;&esp;等完成除贱为良运动后,还会增加禁军数量,并将神策军调遣至长安。
&esp;&esp;天策府,又设枢密院,参谋军事,调动全国兵马。
&esp;&esp;枢密院分十房,各领其事。
&esp;&esp;任何都督府征伐,必须由枢密院军令。
&esp;&esp;枢密院与军校紧密交流,各种训练方式、驻军布防,都会第一时间,由天策枢密院,传至全军。
&esp;&esp;都督必须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