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天将军 第826节(2/2)

&esp;&esp;张巡被李瑄任命为河南防御使的时候,也征调贺兰进明招募的兵马去攻打被叛军占领的济阴。

&esp;&esp;但那时候叛军还占领着潼关,南阳传来武令珣大破薛愿的消息,贺兰进明并未接受张巡的调遣。是以,使他更害怕李瑄。

&esp;&esp;“启禀秦王,仅无视法令这一条,就能问罪贺兰进明!”

&esp;&esp;刑部侍郎王玙说道。

&esp;&esp;“乱世刚定,贺兰进明有割据之意图,必须绳之以法。”

&esp;&esp;封常清更激烈。

&esp;&esp;紧接着,崔光远、高适、刘眺、孙逖等大臣纷纷请求治罪贺兰进明。

&esp;&esp;太守们中,有不少为李瑄新任命的,张仁贤、李国贞、毕思琛、柳绩、张巡、许远等十几名太守请求拿下贺兰进明。

&esp;&esp;饶阳太守卢全诚、济南太守李随、清河太守王怀忠、魏郡太守王焘等十几名太守也没有多想,附应道。

&esp;&esp;谁都能看出秦王被贺兰进明激怒,不能忤逆秦王。

&esp;&esp;再说贺兰进明也太不给秦王面子了,一个小小的太守,难道想仅凭五千兵马造反不成。

&esp;&esp;哪怕和豪强大族有很深瓜葛的太守,也得来洛阳见一下李瑄。

&esp;&esp;李瑄见此,抬了抬手,他将不表态的太守记在心里。

&esp;&esp;“令北海都督车光倩到北海后,将贺兰进明拿下,押回洛阳。如果敢反抗,就把他的头送过来。”

&esp;&esp;李瑄下达命令。
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
&esp;&esp;一名秘书监的官吏领命离去。

&esp;&esp;李瑄的杀伐果断,让诸郡太守冷汗直流。

&esp;&esp;太守们早就来了,他将会议拖到现在,等的就是给诸郡太守下马威的时候。

&esp;&esp;李瑄相信这些太守之中有不少与豪强大族有牵连,甚至本身就是豪强大族。

&esp;&esp;除贱为良,一定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。

&esp;&esp;但首先下刀的地方,必是河南河北。

&esp;&esp;李瑄当即任命李琚为北海太守。

&esp;&esp;他是李瑄最早的书法老师,力压颜真卿,状元及第。由于与被李隆基处死的光王同名,一直被李隆基忽视。

&esp;&esp;李瑄认为他有能力治理好北海郡。

&esp;&esp;“本王此次召尔等前来,主要是与诸位商议重整郡县事宜。”

&esp;&esp;“朝廷已组织军士、俘虏、民夫,通过漕运、陆运,对河南河北郡县进行赈灾。希望你们能与六部官吏紧密沟通,也希望你们回去后能组织百姓,收敛道路上的遗骸,统计县乡户口,耕地。尽可能地劝说逃亡山里的百姓回来……”

&esp;&esp;“本王清楚无数豪强趁火打劫,借助叛乱,大肆兼并土地,如禽兽一般毫无底线。本王扫平叛乱,他们一定很失望。”

&esp;&esp;“你们回去后,务必要抑制兼并,惩治豪强。”

&esp;&esp;李瑄最后用模棱两可的话向诸郡太守说道。

&esp;&esp;李瑄对豪强一向强势,一旦被他抓到把柄,必然会大开杀戒。

&esp;&esp;在李瑄功绩还不是很大的时候,被一些官吏骂为酷吏。

&esp;&esp;但这次只是让太守们“抑制兼并,惩治豪强”。

&esp;&esp;看似硬气,实际上有很大操纵空间。因为此为历朝历代必有的“口号”。

&esp;&esp;殊不知,这是为李瑄的诸都督府争取时间,完成驻扎、募兵。

&esp;&esp;也让豪强们放松警惕。

&esp;&esp;等他完成准备,就可以展开除贱为良运动。

&esp;&esp;同时,也可以看清哪个太守真在全力“抑制豪强”。以后李瑄会优先提拔。

&esp;&esp;阳奉阴违的太守,李瑄必然清算。

&esp;&esp;“我等遵命!”

&esp;&esp;诸太守面面相觑后,起身领命。一些太守松一口气。

&esp;&esp;李瑄好像不打算大动干戈,也好让他们回去有个交代。

&esp;&esp;不过也有一些太守已在心里想如何去抑制豪强。

&esp;&esp;特别是李瑄亲自调任太守,百废待兴下,他们想干一番大事业。

&esp;&esp;李瑄又让众太守重新坐下。

&esp;&esp;接下来,他只字不提豪强之事,让太守们一个个向他汇报当地的情况,和有什么困难。

&esp;&esp;李瑄和众大臣商讨后,会尽可能的满足。

&esp;&esp;如果有郡县粮食物资多余,会调配附近郡县。

&esp;&esp;敢弄虚作假,李瑄严惩不贷。

&esp;&esp;整个会议持续三天,所商议的事情都记录下来,李瑄一一嘱咐后,令诸郡太守迅速回自己的衙门,他们所需,由高适和一众官吏主持调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