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李瑄改变战术,让河东的其他三万兵马,由车神赛率领,前往上党高地,过太行陉,至汲郡。
&esp;&esp;防止安禄山逃出洛阳,从汲郡逃跑。
&esp;&esp;现在李广琛、辛云京都渡过黄河在陈留,汲郡由李国贞驻守,兵马只有五千,哪怕加上邺郡的张仁贤,也仅有一万,不足抵抗安禄山渡河。
&esp;&esp;如果安禄山全力守洛阳,可能守卫一年半载,但也仅此而已。
&esp;&esp;李瑄认为安禄山一定会逃回范阳,求更长的生机。
&esp;&esp;历史上的安禄山,在受挫一点的时候,就急不可耐地回范阳据守。
&esp;&esp;李瑄重新认命峡石令、渑池令、新安令。
&esp;&esp;让他们配合张守瑜、白孝德麾下的轻骑,剿灭余孽,安定诸县。
&esp;&esp;又让他们组织幸存的百姓,收拢叛军的尸体。
&esp;&esp;将尸体上所得的金银珠宝,分一些给诸县百姓。
&esp;&esp;因为李瑄知道那些叛军身上携带大量金银珠宝。
&esp;&esp;交代好一切后,李瑄先率领陌刀军、神臂弩手,向新安县而去。
&esp;&esp;并令后方士卒加快速度赶来,慢的话可没有军功。
&esp;&esp;翌日,在新安县与哥舒翰麾下的两万士卒汇合。
&esp;&esp;后方的三万多骑兵先一步赶上来。
&esp;&esp;李瑄得到消息,不仅汉函谷关无人驻守,而且安禄山已经弃洛阳而逃。
&esp;&esp;在新安县至洛阳城一带,到处都是散兵游勇。
&esp;&esp;从捉拿的散兵游勇身上,李瑄得知一些消息。
&esp;&esp;原来这些都是燕军新兵,因绝望之下脱离燕军准备逃回家乡。
&esp;&esp;另外还有一万范阳兵欲前往汉函谷关阻碍唐军前进,但不知为何,走到谷城的时候,又掉头向荥阳而去。
&esp;&esp;“叛军已乱,此时已是强弩之末。”
&esp;&esp;“陌刀军、神臂弩手、天策卫,河陇、安西北庭的轻骑、精骑,随本王奔袭至荥阳。”
&esp;&esp;“哥舒将军,你率领麾下两万士卒,捉拿溃散的叛军散兵游勇,不要让他们危害周围乡里。另派遣一队士卒,进入洛阳城,维持秩序。敢作乱者,斩!”
&esp;&esp;李瑄在汉函谷关下达军令。
&esp;&esp;由李瑄率领四万轻骑、精骑、骑马步兵先行,咬住安禄山的尾巴。
&esp;&esp;安禄山逃亡之路,随行的车马、宫人无数,不可能快。
&esp;&esp;不说追上,最起码能阻止安禄山大部分兵马从荥阳过黄河。
&esp;&esp;哥舒翰麾下的两万士卒,都是郡兵、乡勇,又全是步兵,用以清剿余孽。
&esp;&esp;白孝德和张守瑜率领的两万轻骑,很快就会进入新安县,清剿叛军漏网之鱼。
&esp;&esp;他们即便跟不上大决战,李瑄也算他们大功一件。
&esp;&esp;封常清所率领的主力中,骑兵有两万,他们加快速度。
&esp;&esp;大概会慢李瑄一天的路程。
&esp;&esp;其余步兵急速行军跟随。
&esp;&esp;当天夜晚,李瑄路过洛阳城,派人向洛阳城宣布大唐收复洛阳,让百姓暂时不要出家门。
&esp;&esp;悲痛之中,总算迎来一丝笑容。
&esp;&esp;黑夜散去,将有曙光。
&esp;&esp;随后,李瑄下令张兴率领五百神臂弩手,五百陌刀军,一千骑兵,南下进攻伊阙关。
&esp;&esp;打开关门,令王难得率领八万大军进入洛阳。
&esp;&esp;如果陷入对峙,唐军能集合各类大军三十万,对安禄山的十万兵马形成碾压。
&esp;&esp;八月二十日。
&esp;&esp;安禄山距离荥阳还有一段路程,但令他惊恐失色的消息传来。
&esp;&esp;新兵全散,范阳军哗变,杀死爱子安忠臣和司马何元辿。
&esp;&esp;他寄予厚望的张忠志正率领一万范阳士卒向他追来。
&esp;&esp;这对当前的处境来说,已不是雪上加霜那么简单。
&esp;&esp;气急败坏的安禄山想杀死张忠志和那一万范阳士卒,却被严庄制止。
&esp;&esp;他不听严庄的,还是阿史那承庆将安禄山劝住。
&esp;&esp;现在杀死张忠志,攻击一万范阳士卒,全军必溃。
&esp;&esp;现在如今,燕军中范阳平卢士卒占据五成,另外五成是曳落河、六胡州精兵和契丹、奚、同罗、室韦、靺鞨、铁勒诸部。
&esp;&esp;危机时刻,必须齐心协力,同舟共济,方可回到范阳。
&esp;&esp;阿史那承庆劝说安禄山赦免张忠志和范阳兵的暴动,并奖励他们。这样他们就又多一万精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