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虽然天将军在西域未建功,但赫赫威名应该可以让人望风而降啊!
&esp;&esp;大唐忠心的小弟们,立刻上书都护府,发轻骑攻打葛逻禄,生擒施利叶护。
&esp;&esp;于阗王尉迟胜更是请命他亲自领兵。
&esp;&esp;但李瑄只是安抚西域三十六国,并未让他们派兵征伐葛逻禄。
&esp;&esp;八月中旬,李瑄对于阗镇守使、焉耆镇守使、龟兹镇守使下达军令,要求他们聚兵于北庭,配合北庭的天山军、瀚海军,进攻葛逻禄。
&esp;&esp;诸镇粮草、辎重已开始准备……
&esp;&esp;第316章 大食十万大军来犯,波斯王普尚
&esp;&esp;安西都护府、北庭都护府的檄帖一出,把不知情的葛逻禄诸部酋长吓得肝胆俱裂。
&esp;&esp;他们葛逻禄怎么敢南下进犯大唐呢?
&esp;&esp;葛逻禄一直在金山(今阿尔泰山脉)以南游牧,最多到达伊丽水流域,北庭安西与其接壤,仅以瀚海军和天山军的实力,足以对抗葛逻禄。
&esp;&esp;于是,葛逻禄诸部酋长上请施利叶护,向大唐解释清楚。
&esp;&esp;但施利叶护为防止走露消息,故而隐瞒麾下诸部,并声称已向安西都护府传达信件,解除误会。
&esp;&esp;同时,施利叶护发动族中两万轻骑,聚集在金山南。
&esp;&esp;葛逻禄诸部的百姓,赶着马牛羊,开始向西迁徙。
&esp;&esp;大有与大唐对抗示威的趋势。
&esp;&esp;一个多月后,大唐兵临天山,已经聚众准备前往金山征伐。
&esp;&esp;双方剑拔弩张,似乎已经无法调解。
&esp;&esp;施利叶护“无奈”之下,派遣多名轻骑,向正在怛罗斯河一带驻扎的大食求援。
&esp;&esp;怛罗斯河一带的大食将领为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,他是呼罗珊总督麾下第一大将。
&esp;&esp;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跟随呼罗珊总督一起起义,推翻白衣大食的统治,他对呼罗珊总督忠心耿耿。
&esp;&esp;前不久,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更是粉碎河中地区布哈拉的起义,因此更被呼罗珊总督器重。
&esp;&esp;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得到葛逻禄的求援后,不敢擅作主张。
&esp;&esp;他亲自率领骑兵到达萨末鞬城(撒马尔罕),向呼罗珊总督商议大事。
&esp;&esp;因为此时大食呼罗珊的真正主力就在萨末鞬城,距离怛罗斯也就数百里远。
&esp;&esp;萨末鞬城,大唐称之为“康居都督府”,他是粟特康国的国都。
&esp;&esp;康国反叛,被大食平定后,就将主力调集在这里。
&esp;&esp;昭武故地因此瑟瑟发抖。
&esp;&esp;现在呼罗珊地区还有哈里发粮草兵马的支持,兵精粮足。
&esp;&esp;艾布·阿拔斯也想报李隆基的侮辱之仇,将大食的信仰,翻越高山,到达安西。所以给与呼罗珊总督的支持。
&esp;&esp;这位新锐的铁血哈里发自然是不服的,他认为大食有主的庇佑,绝对比大唐强大。
&esp;&esp;曾经唐将苏定方击虽然战胜过大食,但那时大食只是仓促防备,没有动真格。
&esp;&esp;这次将主力汇聚在康国的国都萨末鞬城,就说明大食的决心。
&esp;&esp;康国的王宫,已经被呼罗珊总督征用。
&esp;&esp;他正在听麾下汇报葱岭以西诸国的情况,看看还有哪个不张眼的小国,敢抵抗大食的兵锋。
&esp;&esp;在药杀水和乌浒水这两河流域,只能有一个主宰,那就是大食。
&esp;&esp;曾经的河中吐火罗地区,大部分都献上降表。
&esp;&esp;昭武故地更不用说,因为大食的主力汇聚在萨末鞬城,诸国已经没有敢反抗。
&esp;&esp;哪怕是大唐最忠实的小弟拔汗那,也因为大唐的抛弃,不得不献上贡品,表达臣服。
&esp;&esp;“启禀总督,齐雅德将军已经从怛罗斯河归来,有要事向您禀告。”
&esp;&esp;呼罗珊总督正在康国王宫读古老的书籍的时候,忠实的仆人入内,向他禀告道。
&esp;&esp;“快请齐雅德将军入殿!”
&esp;&esp;呼罗珊总督放下书籍,回应一声。
&esp;&esp;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,否则飞马传信即可,不需要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亲自回来。
&esp;&esp;大概一刻钟后,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来到正殿,向呼罗珊总督行了一个大食的礼节:“见过总督!”
&esp;&esp;“将军免礼!说出你回来的目的。”
&esp;&esp;呼罗珊总督开门见山地向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询问。
&esp;&esp;他是一个行事有风格的人,虽然起义的胜利被阿拔斯家族攫取,让他很不痛快,但为了大食,为了主,他愿意向东传递教义,让主拯救更多的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。
&esp;&esp;自先知降临以来,能拯救世界的,唯有他们。
&esp;&esp;“回总督,那个被称为天将军的家伙,去征伐安西北部的葛逻禄部落,现葛逻禄部落自知不敌,飞骑向我们求援。末将知事情重大,特来向总督禀告,听从总督的指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