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不良人 第854节(2/2)

&esp;&esp;“未来或有人将取代大周的皇位,而且是个异姓人。”

&esp;&esp;袁天罡一字一顿的说道。

&esp;&esp;虽然早有了心理准备,可是当显隆帝听到这里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。

&esp;&esp;“有人将取代大周的皇位?这个人是谁?什么时候?”

&esp;&esp;这些信息点袁天罡并没有一次性的说出来,所以这让显隆帝不是很满意。

&esp;&esp;要知道这些都是他十分关注的点,说了和没说完是两个概念。

&esp;&esp;袁天罡这个老神棍,当真是懂得张弛有度。

&esp;&esp;一开口就有要拿捏显隆帝的意思。

&esp;&esp;当然,显隆帝不可能任由其进行拿捏的。

&esp;&esp;如今他一定要问个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&esp;&esp;只要他问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,来龙去脉,就不怕会有意外出现。

&esp;&esp;“陛下莫急,贫道只知道这个人姓赵,也只是有可能。”

&esp;&esp;“姓赵?”

&esp;&esp;赵洵?

&esp;&esp;显隆帝听到这里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赵洵。

&esp;&esp;因为在大周,赵家论显赫唯有雍州赵家最盛,也就是赵洵他爹成国公赵渊这一家。

&esp;&esp;但是如今成国公已经被显隆帝除去爵位,赵渊和其后代子孙理论上讲跟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区别。这种情况下说赵家有可能谋夺李家江山?

&esp;&esp;凭什么?

&esp;&esp;就凭赵洵?

&esp;&esp;显隆帝觉得很不服气,进而进行确认道:“天师真的看清楚了吗,真的听清楚了吗?会不会有假?”

&esp;&esp;对于显隆帝而言,确保国运昌隆,确保江山稳固是他的责任。

&esp;&esp;哪怕他追求个人修为境界的提升,也必须要保证国家不折损在他的手里。

&esp;&esp;这两者其实是并不矛盾的,实现了其中一点后,另一点也有很大的可能实现。

&esp;&esp;如今显然国运问题是显隆帝更需要关注的点。

&esp;&esp;如果他不能确保国运昌盛的话,很可能接下来他将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结果,那就是朝代更迭。

&esp;&esp;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可以永远统治下去。

&esp;&esp;这点显隆帝十分清楚。

&esp;&esp;历朝历代,基本上皆是如此。

&esp;&esp;要保证国运昌隆,前提就是拥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统治基础。

&esp;&esp;在这点上大周还是做的很不错的。

&esp;&esp;大周的统治根基是士绅而不是所谓的贵族。

&esp;&esp;所以哪怕是一些贵族起了叛乱之心,也很难获得足够的支持。

&esp;&esp;而读书人是最容易笼络的群体,只要给他们赏赐点小恩惠,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跑来冲你摇尾巴。

&esp;&esp;一直以来,显隆帝也是秉承了祖训这么做的。

&esp;&esp;他很清楚即便得罪任何人都不能得罪缙绅。

&esp;&esp;读书人是大周皇朝的统治基础。

&esp;&esp;读书人

&esp;&esp;猛然之间显隆帝想到了一个可怕的想法。

&esp;&esp;如果说读书人是大周王朝统治的基础,那么能够撼动他们统治的不就恰恰是读书人吗?

&esp;&esp;如果读书人全部去选择支持新君的话,岂不是意味着大周王朝和皇室就被他们摒弃了?

&esp;&esp;一想到这里的时候显隆帝直是觉得一阵的后怕。

&esp;&esp;“不不不,这不可能”

&esp;&esp;显隆帝一时间觉得有些头皮发麻。

&esp;&esp;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,那整个大周朝廷面临的压力确实是太大了。

&esp;&esp;身为大周帝国的掌舵人,他此刻确实压力山大。

&esp;&esp;读书人除了信奉当今朝廷,还有可能信奉谁?

&esp;&esp;显隆帝在内心提出了这个问题,随后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。

&esp;&esp;这个答案就是书院。

&esp;&esp;一直以来书院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。

&esp;&esp;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