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不良人 第66节(2/2)

&esp;&esp;这么看来,赵洵应该是去往书院了。

&esp;&esp;想到这里,显隆帝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&esp;&esp;在他看来赵洵算是一个人才,也许才华没有他那么大,但这这个年纪已经很不错了。

&esp;&esp;最关键的是这个年轻人曾经被青龙指引过,说不准和大周王朝的气运有些许关联。

&esp;&esp;照理说,显隆帝应该牢牢的把赵洵拴死,以防止他人利用。

&esp;&esp;可偏偏出手的是书院,是那个男人。

&esp;&esp;山长的地位毋庸置疑。

&esp;&esp;虽然浩然书院建在终南山中,建在天子脚下,但实际上书院并不完全被帝国控制。

&esp;&esp;即便是显隆帝自己,也无法对山长下旨命其替帝国做事。

&esp;&esp;山长如果愿意,可以把书院搬离雍州,甚至搬离大周。

&esp;&esp;显隆帝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人,但在对待书院对待山长这件事上显得尤为谨慎,不敢有丝毫的大意,生怕做了错事惹得山长生气。

&esp;&esp;但山长这次是不是有些许过分呢?

&esp;&esp;赵洵是显隆帝亲自提拔的不良人,是天子爪牙,这个时候书院偏偏要掺和进来,山长又要收赵洵为徒,这叫显隆帝很难做啊。

&esp;&esp;世上真的有两全法吗?

&esp;&esp;他记得郑介曾经说过这句话,但现在想来更多的是一种讽刺。

&esp;&esp;所谓两全,只是听着好听,其中一方必定要做出一定的让步。

&esp;&esp;如果不是书院让步,那就只能是显隆帝让步了。

&esp;&esp;唉,显隆帝在心中叹息一声,显得十分不甘。

&esp;&esp;但不甘又如何呢,身为帝王也不可能事事都由着自己的心意。

&esp;&esp;如今大周帝国之所以强盛不衰,除了几十万铁骑骁勇善战以外,强大的修行者储备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。

&esp;&esp;而在顶尖修行者行列,大周帝国更是一骑绝尘。

&esp;&esp;郑介、袁天罡、山长。

&esp;&esp;这三人都是不世出的强者,只要有他们在,大周帝国就不会衰落,就不可能被邻国欺负。

&esp;&esp;身为帝王,显隆帝要考虑的东西很多。

&esp;&esp;他虽然很喜欢赵洵,但也不可能因为赵洵一人而得罪书院,得罪山长。

&esp;&esp;所以,显隆帝虽然吃了一个哑巴亏,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

&esp;&esp;“这个赵洵,不会真的常驻书院修行吧?”

&esp;&esp;憋了良久,显隆帝憋出了一句话。

&esp;&esp;“这应该是不会吧。”

&esp;&esp;其实郑介心里也没有什么底。

&esp;&esp;在他看来,山长怎么想的凡人根本不可能猜的透。

&esp;&esp;但是赵洵应该是一个知道分寸的孩子,不可能不顾及到朝廷的颜面。

&esp;&esp;再说,赵洵即便不看朝廷的面子,也得看双亲的面子吧。

&esp;&esp;父母在,不远游。

&esp;&esp;书院的弟子如果常驻修行,到一定的阶段势必要外出游历的。届时成国公赵渊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。

&esp;&esp;所以郑介觉得赵洵更多的是挂一个书院弟子的名,平日则是照常在不良人衙门当值。

&esp;&esp;…

&esp;&esp;…

&esp;&esp;第81章 盗墓大案

&esp;&esp;诚如显隆帝所愿,赵洵没有选择常驻书院修行。

&esp;&esp;道理很简单,他觉得以他现在的资质能力,还不适合跟一群大佬一起修行。

&esp;&esp;实力不匹配,很难真的融到一个圈子里。

&esp;&esp;即便刻意而为,效果也往往事倍功半。

&esp;&esp;赵洵能够想象到常驻书院后的景象,不是在端茶倒水,就是在端茶倒水的路上。

&esp;&esp;毕竟他的这些师兄师姐没有一个省油的灯,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好欺负的小师弟,还不狠命往死里用。

&esp;&esp;赵洵料到了这点,所以他选择溜之大吉。

&esp;&esp;反正他已经白嫖了一个书院入室弟子的名头,不亏。

&esp;&esp;这个名头应该很好使,以后再遇到有人敢欺负他,就报出山长的名字,吓死你!